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,色诱久久av,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,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

精神科疾病的全病程管理

發(fā)布日期:2019-12-02 發(fā)布人: 原創(chuàng) 瀏覽次數(shù):12431

  或許你這么認為,經過醫(yī)生的診斷,治療,癥狀消失后,就徹底和疾病說再見了。然而事實是,許多疾病消失一段時間后,又卷土重來,甚至可能比之前更兇更猛,仿佛癥狀消失的那段時間,它是去調養(yǎng)生息,為之后的進攻做準備。

  現(xiàn)在,許多醫(yī)生都在提倡全病程管理,有些醫(yī)院甚至建立了全病程管理模式,以病人為中心,從病人入院前的院準備至在院的醫(yī)療照護出院后的追蹤,建立一套系統(tǒng)的評估、照護、個案自我照顧能力提升的方案,使得病人的照護過程得以連續(xù)。

  精神科許多疾病是慢性病,易復發(fā)是它們的特點,這就使得全病程管理更為重要。如何預防復發(fā),如何讓患者重獲健康,回歸社會,這些是疾病治療的目的。那么,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,精神分裂癥,雙相障礙和抑郁的全病程管理。


  精神分裂癥

  精神分裂癥早期、綜合與全程治療和健康模式,是指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一個連續(xù)的、全面的醫(yī)療服務;服務場所不僅僅是在醫(yī)院,還包括社區(qū);對象不僅僅是患者,還包括患者家屬;方法不僅僅包括藥物治療,還包括指導社會功能和認知功能的康復。目的是讓患者更好的回歸社會。

  精神分裂癥的全病程管理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:



  1.急性期
  急性期目標為預防傷害,控制異常行為,降低癥狀的嚴重程度,同時還需預防嚴重不良反應的復發(fā)。雖然這一階段主要的目的是控制急性癥狀,但對于患者與家屬的知識教育也不可缺少,需要告知患者及家屬,精神分裂癥要做好長期甚至是終身治療的準備。

  2.鞏固期
  鞏固期需維持急性期所用的有效藥物治療至少6個月,以防止已緩解的癥狀復發(fā)。同時,還需進一步緩解癥狀,促進恢復。

  3.維持期

  對于維持期治療,不同患者需要的時間不同。治療目的:癥狀持續(xù)緩解或控制;維持或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及生活質量;監(jiān)測不良治療的影響;預防復發(fā)。



  雙相情感障礙

  雙相情感障礙,一般是指臨床上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(fā)作,又有抑郁發(fā)作的一類心境障礙。

  由于雙相障礙幾乎終生以循環(huán)方式反復發(fā)作,其治療目標除緩解急性期癥狀外,還應堅持全病程治療原則以阻斷反復發(fā)作。醫(yī)生應在治療開始前告知患者和家屬全病程治療的重要性及實施辦法,爭取良好的依從性。全病程治療可分為3個治療期:


雙相全病程治療目的及時間
分期
治療目的
治療時間
急性治療期
控制癥狀、縮短病程
病程一般6-8周(難治性病例除外)
鞏固治療期
防止癥狀復燃、促使社會功能的恢復
抑郁發(fā)作4-6個月,躁狂或混合性發(fā)作2-3個月
維持治療期
防止復發(fā),維持良好社會功能,提高患者生活質量
尚無定論;多次發(fā)作者,可考慮在病情穩(wěn)定達到既往發(fā)作2-3個循環(huán)的間歇期或2-3年


  抑郁

  在生活中,抑郁障礙較為常見,它可由各種原因引起,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,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符。抑郁癥是高復發(fā)疾病,目前提倡全程治療,分為急性治療、鞏固治療和維持治療三期:

  1.急性期治療
  以癥狀緩解,功能恢復,生活質量提高為目標。治療時間為8-12周。

  2.鞏固期治療
  主要是防止復燃,多數(shù)治療時間為4-9個月,在此期間維持急性期治療方案,藥物劑量和使用方法不變。

  3.維持期治療
  目標為防止復發(fā),一般需維持2-3年,用急性期及鞏固期有效的方法繼續(xù)足量治療。如需終止維持治療,應緩慢減量,以便觀察有無復發(fā)跡象,同時可以減少撤藥綜合征。

  參考文獻:

  [1].趙靖平,施慎遜主編.中國精神分裂癥防治指南(第二版).北京:醫(yī)學電子音像出版社,2015

  [2].于欣,方貽儒主編.中國雙相障礙防治指南(第二版).北京:中 華醫(yī)學電子音像出版社,2015

  [3].李凌江,馬辛主編.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(第二版).北京:中 華醫(yī)學電子音像出版社,2015

  [4].Hasan A,Falkai P,Wobrock T,et al.World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(WFSBP)Guidelines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,Part 2:Update 2012 on the long-term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management of antipsychotic-induced side effects[J].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,2013,14(1):2-44.
0736-7312155